憑借新成品油定價機制,國內最大的兩家石油企業(yè)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中石油”)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中石化”)一直巨虧的煉油板塊在三季度表現最搶眼。兩大油企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1468億元。
在勘探與生產、營銷及分銷和化工等業(yè)務持續(xù)低迷的情況下,中石油的天然氣與管道業(yè)務則因天然氣價格調整等因素,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25.53億元。同時,分析人士認為,中石油的天然氣業(yè)務將成為其未來最大的利潤增長點。
中石化煉油扭虧
昨日晚間,中石油發(fā)布三季報,1-9月該公司實現營業(yè)收入16827.84億元,同比增長5.3%;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2.88億元,同比增長9.6%。
中石化同日發(fā)布的三季報則顯示,該公司前9個月實現營業(yè)收入21399.24億元,同比增長5.69%;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516億元,同比增長23.02%。
受益于新的成品油調價機制,中石油煉油業(yè)務與上年同期相比,再次大幅度減虧246.98億元,本報告期僅虧損53.21億元。
前三季度,中石化原油加工量17419萬噸,同比增長6.43%。煉油板塊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66.56億元,同比扭虧為盈。
今年3月底,國家發(fā)改委公布了完善后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。按照新機制,成品油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;取消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%的調價幅度限制。但當汽、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,零售價格暫不作調整,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。
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對記者表示,新的成品油價格機制的出臺,中石油和中石化無疑成為最大的獲益者。
然而,在中石油業(yè)務中與煉油板塊聯系緊密的化工業(yè)務卻沒有出現好轉,其稱受化工市場持續(xù)低迷影響,該業(yè)務經營虧損146.83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虧73.04億元。中石化的化工板塊經營虧損0.59億元,同比減虧2.33億元。
同時,對兩大油企貢獻利潤最多的勘探與生產板塊在2013年前三季度形勢也不樂觀。其中,中石油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